幼儿时期的教育在人的一生当中都是尤为重要的,这个时期学习的好坏对于后续的学习能力和态度影响是很大的,而想要在这一方面处理好的话,就需要对于幼小衔接这一阶段特别注意,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幼小衔接的概念解释和幼小衔接应该有的内容之中都讲了什么吧。
一、幼小衔接的概念解释
因为对于孩子成长的不了解,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提前学了小学知识,就是做了准备。于是在上小学前,把100以内加减法都学会了,英语更是从3岁就开始报班。孩子提前学知识到底对不对?因人而异。孩子天性是喜欢学习的,有的孩子喜欢看书,有的孩子喜欢听故事,有的孩子喜欢画画,有的孩子喜欢玩球,这些都是学习。而当我们把学习只归等于语数外的时候,孩子可能就在这个过程中,不再喜欢学习了!
就像数学学习,加减法,数的概论,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大多还不具备抽象的运算思维,在计算时,需要借助于实物才能理解加和减。而如果过早的让孩子通过死记硬背来学习,不仅会固化孩子的思维,还因为在这个过程中的挫败感,而影响孩子对于学习的热情。
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低年级的孩子不会写作业,他们通常会说:这个题我不会。因为会与不会影响着他们的行为。而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孩子更多的表达则变成了"我不想写".会,但不想,这更多的就是和孩子的主动性及对学习的热情有关。让孩子在学习的开始,就对学习有一个认知,我会犯错,我可以慢慢的做好;而不是总是靠提前学习。小学知识,是在培养学习态度,养成学习习惯过程中的工具,而不是结果。当有了习惯,能力和动力的时候,结果自然可期;而过多的去强调结果,那过程可能就会变形。而本来这过程才是我们培养的重点。
二、幼小衔接应该有的内容
1、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在幼儿园和家庭生活中,要鼓励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让孩子学会自己收拾书包、管理自己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等。经常做事的孩子,动手能力强,反应也灵敏,能很好地适应小学相对紧凑的生活。
2、学习能力
在语文方面的准备上,家长应该多为孩子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得孩子不至于面对课本时觉得陌生和乏味。
在数学科学的学习能力准备上,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观察事物,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孩子充分发展形象思维,初步尝试归类、排序、判断、推理,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之后小学的系统学习奠定基础。
3、入学意识
当然,幼小衔接最实际的就是要让孩子有入学的愿望和兴趣。家长需要向孩子说明幼儿园和小学的不同,让孩子对上学有心理准备。另外,孩子还需要有遵守基本行为规范的意识,具备基本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对于幼儿的教育,我们不应该报以马虎的态度,学习兴趣和能力是影响一生的因素,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和用心的态度对待,所以选择专业的幼儿衔接教育机构非常重要,而且家长也需要有好的做法去引导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