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幼小衔接有什么优势,存在什么问题?

发表日期:2021-01-26 10:23:32 作者来源:刘老师 浏览:139

孩子上小学和幼儿园的差距是很大的,幼儿园老师的主要责任就是照顾孩子的生活,而小学老师的主要责任就变成了抓学习。而且小学的老师也会更加的雅严厉,学习的压力也会变大,所以为了能让孩子快速的适应小学生活,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幼小衔接。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选择幼小衔接的理由。
 

 
一、选择幼小衔接的理由
首先,学习自信心。幼小衔接,不是让孩子学知识,更不是让孩子掌握知识,而仅仅是带着孩子把一年级上学期的所有科目都过一遍。过一遍,对于孩子来说,也仅仅是对知识点有一个印象。但就是这一点印象,对于孩子上小学后接触新知识,会增添很多的信心。
而这个信心,对于刚刚升入小学的孩子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面对自己一点都不懂得知识,孩子虽然感兴趣,但也可能心生怯意,但如果过了一遍,这些知识就算没有掌握,也不会觉得陌生,孩子学习起来自然信心十足。
孩子有了信心,学习也就成了良性循环:有信心学好,然后学好了,然后信心更加足,然后学习更好......其次,学习节奏。幼小衔接,能够帮助孩子慢慢适应小学的学习节奏。如果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中间没有任何过度,孩子很可能非常不适应,因为小学的学习节奏和幼儿园完全不一样。在幼儿园,上课时间不固定,迟到早退也没有关系,上课喝水上厕所无所谓,甚至连续请假一个月都不会有任何耽搁。
但是小学就不一样了,上课有课堂纪律,一堂课至少40分钟,上课期间不准这样不准那样,在松散的幼儿园过习惯了,自然无法快速适应小学生活节奏。
但如果适应过幼小衔接就不一样了。在这段时间,作息虽然和小学一样,但不会那么严厉,学习节奏虽然也和小学一样,但偶尔放松一下也可以。孩子在这种情况下,慢慢适应,到了小学后,自然就不会抓瞎了。
二、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
1、单向性
不少幼儿园把幼小衔接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做,积极开展幼儿入学前的准备工作,无论是在教学要求、内容、方法还是作息时间方面都主动向小学靠拢,而小学却无动于衷,不主动与幼儿园接触,也很少考虑初入学儿童的身心特点,形成衔接工作的单向性。事实证明,双向准备才是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有效途径。
2、片面性
幼小衔接工作往往出视片面性,重知识准备,轻能力培养,只关注儿童认识了多少字,会做多少算术题,不关心儿童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不关注孩子独立生活能力、交往能力、挫折的承受能力等;只关注儿童的生理健康,忽视了儿童的心理健康。
3、突击性
有的小学在招收新生时,进行所谓的摸底测验,内容包括识字、计算等方面,并以此为依据决定是否接受新生入学或给新生编班。摸底测验的成绩也成为小学教师、幼儿家长衡量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标准。幼儿园则不得不在大班对幼儿进行相应的突击训练。
4、表面性
不少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只停留在表面上。如:在幼儿园大班,课桌的摆放形式有所改变,课节时间延长,游戏时间、活动数量减少,有些最多组织幼儿到小学参观一下或请小学生回园介绍一下小学生活。而儿童的适应能力,有意注意的持久性,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制力等常常被忽略了。
5、盲目超前性
有的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将小学部分学习内容提前教给幼儿,致使儿童在入学后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入学初感到学习很轻松,出现上课不专心、做作业不认真等现象,形成了不良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难度的增加,"储备知识"用完,又缺乏认真学习的习惯,这时就出现了适应困难,导致学习"没后劲"等问题。
以上就是"选择幼小衔接的理由"的详细内容,如果你还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咨询我们。
 
如没特殊注明,文章均为迪赞教育原创,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dizanedu.com/index.php?c=show&id=17
  • 公众号二维码
    迪赞教育

加盟迪赞高端幼小衔接加盟品牌

立即留言

留言标题

我们尽可能会在24小时内联系您